5月21~22日,第五届中国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成果奖评审会议在河北燕郊召开。经专家评审,60项找矿成果分别获得第五届中国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成果奖一、二、三等奖(获奖名单将于近期在本报公示)。其中,广西环江县九逢矿区锡矿详查等9个项目获得一等奖,青海省治多县多彩地区铜多金属矿普查等38个项目获得二等奖,吉林省安图县旭阳屯金矿详查等13个项目获得三等奖。
据了解,中国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成果奖是现阶段我国地质勘查系统唯一以找矿成果为主要评审依据的奖项,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地质矿产分会承办,每两年评审一次,评奖范围面向全国地勘单位、矿山企业和矿业公司开展的金属矿产地质找矿勘查项目。成果奖评审严格执行“以储量论英雄”、找矿难度大小和在地质成矿—找矿理论、技术方法综合应用等方面是否取得创新等原则。成果提交的资源/储量必须通过国家或省部级储量管理部门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及所属各大区管理机构、危机矿山办公室等审定确认的333级别以上,达到中型以上或接近中型规模,且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本届中国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成果奖获奖项目显示出我国近两年来地质勘查领域的3个突出特色,一是在全球矿业形势低迷、勘查投资锐减的形势下,就矿找矿已成为实现找矿突破最有效的途径。在获奖的60个找矿成果中,绝大多数成果为老矿山深边部找矿、已知矿区探矿增储或外围找矿,以及矿集区已有规模扩大的找矿成果,就矿找矿助投资人实现了以小博大的目的;二是所找矿种更加突出市场需求,市场紧缺的铜、铅、锌、金、铝土、锡等矿种所占比例大幅提高,改变了前几届钼矿找矿成果比例过高状况;三是综合勘查理念得到进一步落实,获奖成果普遍对矿区共伴生元素进行了评价并提交了资源量,对发展高新技术所需的锑、镓、稀土等“三稀”矿产更加重视。
中国工程院院士裴荣富参加本届找矿成果奖评比活动,并认为这是鼓励地质人员扎根找矿一线、推动年轻地质人员技术进步的好形势。特别是矿业形势低迷的情况下,可在业内起到鼓舞士气、增强信心、坚定信念的作用。
|